
6月27日,为期6天的“世界汉学家看中国·四川行”系列活动落幕。来自美国、法国、埃及、突尼斯等8个国家的15位汉学家、翻译家、作家,从四川成都出发,走进阿坝藏族羌族自治州的马尔康市和四姑娘山,探寻巴蜀文脉实景配资查询官网,感受川西生态文明,领略新时代中国的发展变化。
活动首日于成都开幕。中国出版集团有限公司董事长、党组书记黄志坚热情欢迎远道而来的汉学家。他表示:“‘世界汉学家看中国’项目是为延续汉学家深入了解中国各地文化、推动中外文学出版合作搭建的交流平台,期待此次四川行,大家能凭借深厚学术背景与独特文化视角,共创交流出版精品。”
中国作协副主席、四川省作协主席阿来在致辞中强调,四川是文化与地理多样性的宝库。“若说文化理解或有不同,对自然山水之美的欣赏,则是全人类的最大公约数。此行必将收获满满。”
行程中,汉学家们参访马尔康市红军长征纪念馆、卓克基土司官寨,体验藏族非遗藏绣,深入了解藏区历史;在四姑娘山,沉浸式考察地质博物馆与户外博物馆,体悟“人与山”主题及嘉绒藏族文化;并探访卧龙神树坪熊猫基地。西班牙汉学家夏海明坦言此行对翻译工作有重要启发,法国物理化学家贝文江则认为此行定能将四川自然人文交融的独特魅力传递向世界。
图为:参访卓克基土司官寨功能区(主办方供图)
在马尔康与四姑娘山双桥沟的阿来书屋,汉学家们参观了“蜀地文学精品”专题展,举行“文学出版对话沙龙”,参与了“文学朗诵暨互赠仪式”及向阿来书屋赠书。代表们与阿来、四川本地作家及出版编辑分享了文学理解与创作体验,并围绕《瞻对:一个两百年的康巴传奇》《云中记》《太空探针》等作品达成阿语版、法语版、英语版出版合作意向。南非汉学家谭哲理表示,文学是了解中国历史文化和促进跨文明对话的桥梁。
图为:参加文学朗诵沙龙暨互赠仪式(主办方供图)
据悉,“世界汉学家看中国”系列活动由中国图书进出口(集团)有限公司策划举办,活动充分发挥中华图书特殊贡献奖获奖者作为跨国文化交流的使者、促进中外文明交流互鉴的摆渡人的作用,旨在搭建一个国际化的交流平台,让世界通过出版领域和翻译领域的汉学家们独特的视角,推广中国优秀图书,感知中华优秀文化,传播真实立体全面的中国。
本次活动由中国出版集团、四川省人民政府新闻办公室指导配资查询官网,四川省作家协会、中国图书进出口(集团)有限公司、新华文轩出版传媒股份有限公司、中共阿坝州委宣传部联合主办,阿坝州相关机构承办。中国出版集团相关负责人及多家下属出版社编辑参与活动。(光明日报全媒体记者李苑)
易投配资提示:文章来自网络,不代表本站观点。